2025年,伊犁州加快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强化产销衔接,积极推动肉牛、肉羊、乳制品、生猪、家禽、马等6个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今年以来,先后争取中央农业产业发展资金、自治区畜牧业生产发展资金、自治区“牧九条”资金等5.05亿元。
在霍城县庙沟源生鲜肉厂生产车间,工人们正有序进行产品包装工作。
霍城县依托当地龙头企业,加快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该县因地制宜,围绕资源优势大做产业文章,推动产业融合发展、集群成链。近日,在霍城县庙沟源生鲜肉厂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有序进行羊肉分割、包装和冷链运输。作为霍城县肉牛肉羊产业链上的重点企业,庙沟源生鲜肉厂以“养殖+加工+销售”为核心,不断构建从牧场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条。
霍城县庙沟源生鲜肉厂负责人蒋燕军介绍,该企业实现了良种繁育、规模养殖以及屠宰加工的技术联动,这几年带动周边合作社和养殖户500余户,牛羊肉产量同比增长了40%以上。同时,企业还积极推动“前店后厂、前仓后柜”营销策略落地,在无锡、常州等地设立了前置仓,打通了东部市场供应链。这一模式使产品运输时效提升30%,今年预计年销售额可突破6000万元。
霍城县庙沟源生鲜肉厂车间主任曼孜热·亚力买买提说:“以前只懂养牛养羊,现在学会了电商营销,企业的牛羊肉通过直播卖货销往全国各地。2025年,该厂计划投入800余万元,新建3条肉制品生产线,未来三年产能将提升50%。”
新源县牧骏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针对不同牛生长情况制定的科学饲料配比方案,不仅提高了牛群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性能,也为当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树立了标杆。该公司坐落于新源县阿热勒托别镇沙哈吾特克勒村,占地450亩。养殖场根据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分区,建立了最佳的生产联系和卫生防疫条件,以实现畜牧业产业化为方向,推行现代化的养殖技术,从品种标准化、生产环境标准化、营养标准化、饲养管理标准化、药物使用标准化等方面规范生产源头,实现了经营标准化规模养殖。
新源县牧骏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给每头牛佩戴智能耳标,实时采集牛的生长数据。
为了实现科学养殖的精准化管理,公司还引入了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给每头牛佩戴智能耳标,实时采集牛的生长数据,包括体重、体温、进食量、运动量等。这些数据将被传输到公司的大数据中心,经过分析处理后,为每头牛提供个性化的养殖方案,实现了养殖过程的智能化、精准化。同时,公司还新建了500平方米的挤奶厅和胚胎实验室,使优良品种的扩繁速度大幅提升,加快了品种改良进程。
新源县牧骏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朱东风介绍,科学养殖是该公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挤奶厅和胚胎实验室的建设完善了公司的产业链,提高了市场竞争力。今后,公司将继续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探索创新,为推动新源县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在优质畜产品品牌建设方面,伊犁州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通过统一品牌、统一资源配置、统一销售途径,加快制定畜产品标准,强化品牌营销。以畜产品质量安全为根本,以标准为引领,以营销为重点,树立产品品牌,推进新疆褐牛、哈萨克羊等品牌建设,提升产品品牌影响力。成功注册“伊犁鸡”“伊犁马”两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加快“新疆褐牛”“新疆褐牛奶”“伊犁牛肉”“伊犁马肉”“伊犁羊肉”“伊犁牛奶”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为伊犁州直众多畜产品加工企业增添了发展信心。
伊犁州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处干部张志东介绍,在畜产品加工方面,伊犁州持续推动现有36家屠宰加工企业(点)持续改造升级,今年计划使8家以上屠宰加工场达到C级以上标准,不断提升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让伊犁州优质畜产品走向全国各地消费者的餐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带动农牧民持续增收致富。(记者 赵晓芳 来迪娜 通讯员 张柏年 怀济潮)